法拉盛艺文中心(Flushing Town Hall)与纽约美华剧坊(Chinese Theatre Works)日前宣布,自本月中旬至2月23日,在法拉盛艺文中心艺廊(137-35 Northern Boulevard)举办为纪念宝琳·班顿女士(Pauline Benton,1898-1974)的中国皮影展《红门》。
法拉盛艺文中心执行总监Ellen Kodadek女士表示,她热爱偶戏艺术,因为它是全人类的文化艺术遗产。法拉盛是华人聚集的社区,也是多元化种族社区。纽约美华剧坊这次珍藏品的展出,不仅可让华裔及后代学习文化根源,也让各个族裔有机会认识古老的中华文化。
皮影戏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戏剧艺术,演员借助灯光和幕布配合唱腔,通过操纵用驴皮等材料制作的影偶,表演历史、小说、民间故事。它在中国最早的纪录出现于汉,成熟于宋,兴盛于清。20世纪后随着现代影视艺术的兴起,皮影戏日渐式微。2011年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宝琳·班顿女士在1923年25岁时,从美国到北京探望姨妈艾玛·孔纳兹(Emma Konantz),因此结识会说英文的滦州皮影世家传人李氏。班顿通过旁观和听讲,掌握基本技巧后,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往返中美观摩演出,收集皮影。1932年美国第一间美国专业的影戏剧团,就是班顿成立的中国式的Red Gate Shadow Players《红门剧社》。二战期间她义演支持中国抗战,并受罗斯福总统邀请入白宫演出。
在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戏剧系及纽约大学戏剧教育硕士的冯光宇,在1995年与偶戏专才的夫婿Stephen Kaplin建立中国戏剧工作坊(美华剧坊),将班顿和传人Jo Humphrey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继续在各地巡演。展览详情可查看CTW网站:www.chinesetheatrework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