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华裔青年艺术家暨作家蔡文悠12日晚在哈佛俱乐部举办新书《不辞而别》发布会及“生命的力量”主题座谈,与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Lisa Miller博士及纽约著名风水师本妍(Pun-Yin)就文化传承、生死智慧与精神力量进行深度对话。活动由Lily Li未来基金会主办。
活动期间,蔡文悠以其极具感染力的摄影与叙事,将闽南殡葬文化的深邃传统呈现在观众眼前,探索如何通过仪式去缅怀逝者、连接代际记忆,并赋予死亡更深层次的意义。她以自身经历为引,讲述了生离死别背后的情感脉络,展现了一种既沉痛又充满敬意的文化视角。
作为此次对谈的重要嘉宾,哥大教授Lisa Miller博士结合其在精神心理学领域的多年研究,深入剖析了精神信仰在生命转变中的治愈作用。她分享了关于灵性如何帮助个体面对生死、增强内在韧性、并促进深层次的自我连接的研究成果,引发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本妍大师则从风水学的角度,探讨了空间能量如何影响人的生命状态。她指出,和谐的环境不仅能带来内心的安定,也能帮助人们在面对生死议题时获得更清晰的洞察。她的专业见解为整场对谈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解读,使现场嘉宾对“生”与“死”之间的微妙平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蔡文悠的新书《不辞而别》既然一部文化著作,也是一本家庭纪念册。她自2015年起,数次回到父母的故乡福建泉州,去参加已故亲人的葬礼。闽南的仪式像一出出拉开帘幕的大戏,她是观者,也是参与者。而拍摄则是她参与葬礼的方式之一。她表示,《不辞而别》的创作源于她对死亡的恐惧,也掺杂了践行复杂葬礼仪式时的迷思,和对闽南所蕴含的独特性的好奇。为此她并采访了殡葬一条龙的师傅、负责超渡的僧人以及闽南的民俗学家,为作品增添了多个不同的视角。
Lily Li未来基金会创始人李艳春表示:“我们的个体生命,其实是由一系列可见与不可见的能量共同托举而成的载体。祖先的智慧、宇宙的能量、信仰的力量,虽不可见,却如无形的脉络,悄然支撑着每一个生命的存在。感谢文悠用镜头展现可见,从而牵动对未可见的深入思考与讨论,也感谢Lisa Miller教授与天山本研大师,将生命力量的研讨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