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闽东之光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重写艺术与学术相遇范式!昨夜,上海交响乐团走进复旦相辉堂

2025-04-10 10:46 澎湃新闻  -  203504

一场跨越40余年的音乐重逢,让复旦大学的夜晚格外动人。

4月9日晚,复旦大学的老朋友——上海交响乐团来到复旦大学相辉堂,为校友与师生带来专场音乐会,同时也为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第二届科技文化节拉开帷幕。

音乐会上演奏的中国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仿佛将观众带回到1980年3月那个春意盎然的夜晚。那时,李德伦大师正是用这首曲子,为复旦学子播下古典音乐的种子。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为1879年成立的上海公共乐队,1956年正式定名为上海交响乐团。而复旦大学作为百年学府,在中国教育史上熠熠生辉。双方的合作与交往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

彼时,上海交响乐团多次受邀进入复旦大学校园举办音乐会,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见证了中国古典音乐在高校的传播与发展。

1980年3月19日,著名中央乐团指挥家李德伦率领上海交响乐团在复旦大学演出,演出曲目就包括9日晚音乐会中的中国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还有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云》《节日》、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以及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那一次演出,吸引了许多当时音乐家的关注。

这一段历史,复旦校史研究者“读史老张”也在《留住复旦的交响乐记忆》一文中记录:

演奏“柴五”前,李德伦说:“交响乐曲的乐章间隙,是不能鼓掌的。”拼命鼓掌的学生们笑了。他摆摆手,“还有,‘柴五’第四乐章中间,有一个突然停顿,大家也不要急着鼓掌呀!”学生们大笑。他跨上指挥台后,忽然又转过身来:“可是,我在苏联指挥演出‘柴五’时,苏联观众也会在第四乐章中间鼓掌……”顿时,礼堂内笑倒一片。(摘自《留住复旦的交响乐记忆》,读史老张,2024年5月12日《新民晚报》第10版:星期天夜光杯)

此后,复旦大学与上海交响乐团有了更多的交流。1981年,指挥家曹鹏、黄贻钧也多次带领上海交响乐团在复旦校园内进行演出,成为经典的校园记忆。

2014年,正值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成立三十周年,同年6月29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举行了专场交响音乐会。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新厅刚刚落成,首次亮相机会便给了校友会三十周年大庆。在那场音乐会上演出的德沃夏克《狂欢节》序曲,此次也登上了复旦舞台。

 

复旦大学与上海交响乐团的情感纽带历久弥新。2016年,时任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的余隆受复旦大学邀请,为在校大学生开设讲座。2019年上海交响乐团迎来140周年,复旦大学参与其举办的“全城交响”活动,以“在浮躁的世界永葆内心的纯静,请用音乐点亮复旦人的精神领地”为初衷,对上海交响乐团发出邀约,让乐声再次浸润校园。

从1980年到2025年,《草原英雄小姐妹》在复旦的两次上演,恰似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复旦大学与上海交响乐团的每一次相遇,都在重写艺术与学术的相遇范式。这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两个百年灵魂在历史长河中深情对话、惺惺相惜的生动见证。

当日还举行了复旦大学基金会上海校友会专项基金成立仪式。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广西艺术学院与越南教育合作20年 培养多位文艺界人才
下一篇:华裔小提琴家陈锐的音乐人生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