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台北故宫“笔歌墨舞”展二十四番花信风

2021-04-14 13:41  澎湃新闻   - 

台北故宫博物院自去年推出“笔歌墨舞——台北故宫绘画导赏”以来,已陆续呈现传周文矩 《画明皇会棋图》卷、李唐《乳牛图》轴、米友仁《云山得意图》卷、马远《小品》册等多件书画史名迹。
 
澎湃新闻获悉,昨日起(4月13日),“笔歌墨舞——台北故宫绘画导赏”迎来换展,展出包括宋无款《雪竹寒禽》、传元人《丛菊图》、旧题明武宗《画哈叭惊蝉图》轴、沈周《落花图并诗》卷等在内的多幅书画名迹。其中旧题为明武宗作的《画哈叭惊蝉图》轴,应该出自宫廷画家李璈所绘。这件立轴可能是他存世唯一的作品。 宋 无款 《雪竹寒禽》(局部)

宋 无款 《雪竹寒禽》(局部)

古画发展如一部精彩的交响乐章,借着人物、花鸟、山水等画科的典范风格,组成几项重要主题,并在历史脉络中加以变奏。
 
人物画的典范在六朝至唐代(222-907)间,经由顾恺之与吴道子等人逐步奠定。山水画典范的成形约五代(907-960)之时,而且寓含着地理区域特质。例如荆浩、关仝画出北方山水风貌,而董源、巨然则有江南水乡山水的特色。在花卉翎毛画方面,四川的黄筌与江南的徐熙也形成两个不同的典范。
 
宋代(960-1279)山水画中的范宽、郭熙、李唐都在既有的典范基础上推陈出新,成为新的典范。宫廷画院在宋代艺术帝王的倡导下,发展出空前盛况。当时的画家讲究对自然的观察,并添加“诗意”以增强绘画的内涵与意境。对实物的兴趣促成了建筑、船车等以器械结构为主的绘画类型,使其在十一世纪后跃上绘画的舞台。诗意的强调,则于南宋时期发展出书法、诗文、绘画三者互相搭配的册页精品。另外宋代文人也将艺术的表现概念扩展到“形似”以外的范畴,文人画开始成为一种新的风格。传 林椿 《四季花卉》卷(局部)

传 林椿 《四季花卉》卷(局部)

元代(1279-1368)的文人画则由赵孟頫、元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人以复古为标的,并因复古而有更为多元的风格表现。这些风格逐渐成为绘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典型,在明清以后仍维持着持续的影响力。
 
明代(1368-1644)以后,不同地区的风格特色,成为艺术发展脉络中的重要环节。苏州的“吴派”从元四大家演化出优雅的文人风格,以浙闽画家为主的“浙派”则自宫廷绘画中发展,将南宋的典范变成粗放的水墨。松江的董其昌与稍后的王时敏、王鉴、王翬和王原祁等人又接着在对古代典范的“集大成”中,以笔墨再造自然,形成影响深远的“正统派”。
 
清代(1644-1911)帝王在推崇“正统派”作风之余,也包容欧洲传教士所带来的西洋画法,立体与透视成为对古老典范的新诠释。宫廷之外的扬州则有标榜着“怪、奇”的一批画家在高度商业化的市场中活跃。他们的笔墨与形象针对“非正统”的典范而发,而自己也成为后世追求变革的典范依据。
 
澎湃新闻获悉,“笔歌墨舞——台北故宫绘画导赏”此次选取从传唐至民国时期的四十余件书画作品共同展出,包括传唐阎立德《问道图》、宋无款《雪竹寒禽》、传元人《丛菊图》、旧题明武宗《画哈叭惊蝉图》轴、沈周《落花图并诗》卷等在内的多幅书画名迹。其中旧题为明武宗作的《画哈叭惊蝉图》轴,应该出自宫廷画家李璈所绘。这件立轴可能是他存世唯一的作品。 名绘集珍 册 传唐阎立德《问道图》

名绘集珍 册 传唐阎立德《问道图》

传唐阎立德《问道图》描绘一将领作揖行礼,向松下隐士求教。画人物、松石之风格,近似宋李唐一派。 阎立德(?–656年),雍州万年(今西安)人。其父为隋代殿内少监,立德能传家学,凡宫殿、城池、陵寝,皆为营建。历将作大匠,迁工部尚书,进封为公。善绘人物故实,与其弟立本,人称二阎,同享誉于初唐之画坛。 本幅为“名绘集珍”册第一开。宋 无款 《雪竹寒禽》

宋 无款 《雪竹寒禽》

宋无款《雪竹寒禽》画寒冷的冬季飘落雪花,大地之中的一个角落,三只麻雀正瑟缩伫足于林木枝头,彼此顾盼着,为冰冷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意。
 
画中树干转折细腻,一旁竹叶相映,具备南宋以来的院体画风。圆形的画心原为团扇,后被装裱为册页形式。本幅为《宋人集绘》册第一开。传 宋人 《岁朝图》

传 宋人 《岁朝图》

“岁朝”指一岁之始,预祝一年万事吉利之意。此作呈现临流一对雉鸡,旁衬水仙、山茶、梅花等花木,绿竹相映,设色典雅。
 
本幅《岁朝图》旧传为宋人画,从笔触、色调以及结合山水表现的花鸟画构图判断,应为受明代宫廷画家吕纪(约1429-1505)画风影响的作品。而且这件作品与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吕纪《四季花卉图》之春、夏、秋、冬四幅的第四幅冬景在母题、构图方面皆十分类似,此画也可能原本作为一组四季花鸟绘画的冬景。传元人 《丛菊图》

传元人 《丛菊图》

传元人《丛菊图》绘水际旁丛菊盛艳开放,画中菊花满布画面,其间点缀着湖石、蝴蝶、昆虫等,呈现手法承袭五代南唐徐熙(约活动于十世纪初)以来“铺殿花”式富丽装饰作风。
 
丛菊品种多样,部分菊叶且有泥金书写品种名称,包括“叠罗菊”、“垂丝菊”、“东坡菊”等,而有些名称已难于辨识。整体风格承袭南宋以来,院体花卉画强调对于花卉品种的鉴赏。明武宗 《画哈巴惊蝉图》轴

明武宗 《画哈巴惊蝉图》轴

《画哈叭惊蝉图》轴旧题为明武宗作,但是由树根底下的款字判断,其实应该出自李璈所绘。他是武宗正德(1506-1521)时期的宫廷画家,详细的生平已经无从查考。这件立轴,可能是他存世唯一的作品。
 
柳叶摇曳间,一只夏蝉兀自地迎风飞来,蝉翼鼓动所发出的声响,似乎惊扰了路过的哈巴狗。只见它转头打量,仿佛想高叫一声,回吓一吓飞蝉。画面构图虽然简洁,不过却充满了戏剧张力,耐人玩味。明 沈周 《落花图并诗》卷(局部)

明 沈周 《落花图并诗》卷(局部)

沈周(1427-1509年),长洲(江苏苏州)人,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诗书画兼擅,明四大家之一。 1504年春,沈周赋落花诗十首,以示文徵明。徵明与徐祯卿、唐寅等皆和之。此幅落花图为沈周所作,并自书落花诗十首,文徵明书其和章。沈氏书画皆未署年款,文徵明署年戊辰(1508)六月,是年沈周八十二岁,文徵明三十九岁。明 徐贲 《蜀山图》

明 徐贲 《蜀山图》

徐贲(1335-1380),字幼文,号北郭生。张士诚抗元,招为僚属,与张羽避居湖州蜀山(今浙江吴兴弁山南)。
 
徐贲居蜀山,其友“吕山人”自吴来访,因写《蜀山图》赠送并题诗。张羽诗跋称此画为“志学山人”题,由此得知受画者应是与徐贲、张羽、宋克等并称为“北郭十友”之一的吕敏。吕敏,字志学,为元末明初的道士、诗人。画中宋克题识的纪年为洪武辛亥(1371),此画完成应当在此之前。清王原祁 《仿倪黄山水》轴

清王原祁 《仿倪黄山水》轴

王原祁(1642-1715年),江苏太仓人,字茂京,号麓台。王时敏之孙,康熙庚戌(1670)进士,历官少司农。故人称王司农,画由家学,远迈时伦,为清四大家之一。 此图作为六十八岁,左方峭壁长松耸立,势虽险峻却与右方的大树,形成相互平衡的作用。草木华滋的主山,上方山石堆积错落有致,又不流于细碎。原祁以一排排的石绿、墨色侧点,重覆的添加在山石轮廓线上,以代表石面繁密的草木,此手法在其画上常见,已成固定形式。清 董诰 《画二十四番花信风图》册页之一

清 董诰 《画二十四番花信风图》册页之一

 清 董诰 《画二十四番花信风图》册页之一

清 董诰 《画二十四番花信风图》册页之一

 清 董诰 《画二十四番花信风图》册页之一

清 董诰 《画二十四番花信风图》册页之一

古人认为春风守信,如期而来,催开百花,称为“花信风”。春天自“小寒”到“谷雨”经历四个月,共八节气,每五天为一候,前后为二十四番花信风,以梅花居首,楝花居末。
 
此套《画二十四番花信风图》册页十二开,共二十四幅,画二十四番花信风。画家董诰(1740-1818),字西京,号蔗林,浙江富阳人,为董邦达长子(1699-1769),于乾隆年间入值南书房。嘉庆初年,授东阁大学士。
 
(本文图文资料整理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附:展件清单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宋代李嵩《市担婴戏》展出,台北故宫呈现“画琳琅”
下一篇:往事|叶恭绰在巴黎和会前后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