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中国石版画奠基人李宏仁与石版画的那些往事

2021-07-04 11:54  澎湃新闻   -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知名版画家、中国石版画奠基人李宏仁先生辞世已经一年了,其子李虎近日回忆并记录了其父教学与创作中的点滴瞬间。
 
李宏仁,1931年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受教于徐悲鸿、蒋兆和、彦涵、李桦等艺术前辈。他一生致力于开创中国石版画专业,为石版画工作室的创建、石版画教学体系的完善与石版画艺术的发展付出大量精力与热情。李宏仁的石版画作品,无不透出安静、美好、纯真的气质和精神追求——安然,恬淡,质朴,情深。李宏仁(1931-2020)

李宏仁(1931-2020)

创建石版工作室点滴
 
1955年李宏仁受命于李桦先生,开创石版画这一崭新学科,在当时,石版画的教学与创作领域都还是一片空白,一切从零开始。他从考察走访民间的石印作坊开始,从石版画所需材料的选取,到设备的搜寻、调试和改进,从技法的尝试和研究到教学课程的制定与完善,一步步艰难前行……点点滴滴,无不在摸索实践中发现,在无数失败的经历中改进和完善。1954年开始石版教学,部队来参观时,李宏仁先生讲课中  

1954年开始石版教学,部队来参观时,李宏仁先生讲课中
 

1955年老爸研究生毕业后,李桦先生派他创建石版工作室,先要找一个可靠的人,还得懂印刷。老爸就到处找人,找到了李勤。李勤当时是共青团员,在前门工人协会石印厂工作,印包装纸。这就是老爸找来的石版技师,人很好。老爸和李勤从全国各地找印石版的石头,磨石头,研习石版画。
 
1956年创建石版工作室时,来了一位芬兰老画家,名叫杜和格,应当是江丰院长请来的。这位老画家带来的是金属版制作版画技术,当时老爸印石版已经有经验了,在没有翻译的情形下,不通过语言,直接看他的制作过程,掌握了金属版的制作方法。老爸记得这位画家还赠予中国一个小的铜版机器。《石版工作室》 石版画  1993年

《石版工作室》 石版画  1993年

《石版工作室》这张作品在同一版次印制而成,画面层次主要依靠绘制过程中腕力的轻重来控制把握。印制过程中腐蚀两次,初次腐蚀为保证画面层次不丢失而采用轻度腐蚀,打墨后版面效果较为理想;二次腐蚀为重度腐蚀,腐蚀之前先涂松香于版面,并用喷灯加热,使版面每个油脂颗粒都被松香包住,以保护画面和保证效果稳定。这样印出的画面层次细腻微妙,整洁均匀。1990年李宏仁为学生上石版专业课

1990年李宏仁为学生上石版专业课

老爸对学生在石版工作室所用工具的管理也是出了名的严格。用图示展示石版工作室注意事项、印制过程和步骤,要求学生用完的墨、石头都要放回原处,工作室不允许吸烟。
 
与英国版画家交流
 
1983年李宏仁赴英国伦敦、曼彻斯特考察与交流,期间在曼彻斯特的版画工作室创作,完成一批版画作品。1983年在英国与艺术家朋友

1983年在英国与艺术家朋友

 1983年,李宏仁和王宏建在英国艺术家工作室

1983年,李宏仁和王宏建在英国艺术家工作室

 《湖边小船》 56cmx76.5cm 石版画 1983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湖边小船》 56cmx76.5cm 石版画 1983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湖边小船》为丝网版技法的尝试,画面中大面积的颜色是丝网版印,而小船和桅杆,水中细的倒影是石版墨画。《静静的小港》76 x 57 cm  石版  1983年8月

《静静的小港》76 x 57 cm  石版  1983年8月

《静静的小港》描绘的是住处附近散步时所见的场景。采用石版特种铅笔画在石版上的基础技法,单印一个棕色版。八十年代末李宏仁和英国石版画家理查在李桦家留影。左为李宏仁,中为英国版画家理查,右为李桦。

八十年代末李宏仁和英国石版画家理查在李桦家留影。左为李宏仁,中为英国版画家理查,右为李桦。

我记得1983年和八十年代末,英国版画家两次来到中央美术学院,一位是理查先生,另一位是斯蒂芬先生。美院那时还在校尉胡同5号,我们家住在帅府园3号,父亲和母亲盛情邀请他们两位到家里做客,理查夫妇还送了我一套英国邮票。当时陪同接待还有原美术史系王宏建先生。
 
创作赵一曼烈士像
 
《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像》是李宏仁1978年为东北烈士纪念馆创作的套色石版画,是他石版技法较为成熟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杨开慧像》 石版画  1977年

《杨开慧像》 石版画  1977年

他曾在1976年创作黑白石版画《杨开慧烈士像》,后作为《杨开慧传》的封面出版。之后在作为主版的石版单色印制基础上,用铅皮版作套色制作成多版次的彩色石版画作品。作品展出后,应东北革命烈士纪念馆邀请,要求以此法效果创作赵一曼烈士像。《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像》 52cmx34cm 石版画 1978年

《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像》 52cmx34cm 石版画 1978年

李宏仁与雕塑系同事丁洁茵在北京西单找到赵一曼烈士儿子的住处,烈士的孙女与其本人很像,就拍下照片,与赵一曼本人的照片一起作为蓝本创作了此幅肖像。
 
《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像》以6块大型石材作为彩色版套印制作而成。因石材巨大、分量重,搬运十分困难,且印制过程中的对版工作难度较大,李宏仁为完成这幅作品付出了极大心力。该作品采用石版作为主版,其它以铅皮版作为彩色套印版,以便于石版印制的操作。2012年中央美院版画系举办《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像》收藏仪式

2012年中央美院版画系举办《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像》收藏仪式

此幅作品印制二十张左右,出于研究与教学需要,留有从主版到每一彩色套印版次。
 
长征日记插画《长征日记》之过雪山草地 插画 石版画 1979 

《长征日记》之过雪山草地 插画 石版画 1979 

 《长征日记》之红军会师 插画 石版画 1979  

《长征日记》之红军会师 插画 石版画 1979  

 《长征日记》 遵义会议 插画 石版画 1979 

《长征日记》 遵义会议 插画 石版画 1979 

  2013年“李宏仁石版教学研究展”开幕式合影

2013年“李宏仁石版教学研究展”开幕式合影

我的父亲老了,退休了。退休后,甚至在病榻上他还坚持创作石版画。就像他在展览开幕式上说的:“现在我病了,但我不服气,我应当还要干下去,艺术还有发展,我要把它干好。”他把一辈子献给了石版事业。李宏仁先生81岁所作最后的石版画 46×30cm 2013年  

李宏仁先生81岁所作最后的石版画 46×30cm 2013年
 

父亲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在,他做人做事的精神仍在,他的爱仍在,值得我们一生怀念,一生学习。
 
(作者现供职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本文转刊自中央美术学院,标题有修改)
 
————
 
链接:谈艺录《我的素描与石版画》谈艺录《我的素描与石版画》1999年12月

谈艺录《我的素描与石版画》1999年12月

自少年习艺入中央美院,受徐悲鸿先生及诸大师教诲,崇天然,师造化,严造型,勤习之。受教于法,感悟于诸师之谆谆,未尝懈怠。坚练之,随有所得,获有意与无意之境。熟练之,不停于手,所画皆形,作画者所视,存于心,捕其神,择要害,选其精,成画神韵内涵自具,心动于似与不似之间,则一画生。如线括墨染内力自蕴其中,运握工具虽非笔墨,于所造型中如笔墨游刃,随精神操腕之功得矣。
 
 后受命专心研习石版画,探石版之画技奥秘,穷石版之画艺渊源,见习诸法。初做石版画技巧手法简单,求粗放,后工艺技巧益臻完善,达于精微。制作运用诸多工艺,感此画种成其制作,其性变幻,具可控与非可控随意间,特异精微,不可刻意限定求之。造型之法与石版技艺两者难求其全。努力不懈,坚之时日,思路扩展,自得其妙。我之作品,与世通达,写实为本,籍物抒情,受教情真意切,以情见物,所绘功力须见物见情,物之造型其功力深,其情也真,其情也深,受教为此追寻之,不达则追寻不止,乐此不疲。作画功力终与石版精微技法汇融,易趣相得益彰,每幅作品回想品味,历历在目,或纤细或淡雅如春风明媚,或浓艳或放达如心胸阔展,顿感其音韵节奏,笔墨亦增风骨。原造型笔墨之发展,功力之积蓄,益增添其走向趋势,达于得心应手,渐得其道。展示数幅,多色彩,间有东方笔墨韵味。石版运作,工序艰辛,亲历其难,每幅坚持完成全过程。所成作品,愿能尽与欣赏者以欢愉。
 
李宏仁
 
1999.12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泰特之“光”在浦东,故宫今昔“云”中现
下一篇:进博文化艺术周启幕:从孙文书法“满堂花醉三千客”读起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