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周恩来行书联“成败区区君莫问”背后往事

2021-07-22 13:39  澎湃新闻   - 

浙江省博物馆收藏有一幅周恩来行书墨迹——《 周恩来同志赠曹天风先生行书联》,为1939年3月周恩来赴浙视察抗战,在访绍期间赠给《战旗》杂志主编曹天风,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成败区区君莫问 , 中华终竟属炎黄”是周恩来所录诗的最后一句, 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也是直接针对现实的警语。
 
1939年,周恩来在绍兴期间, 共题词26幅, 这副赠曹天风的行书联是时间署名最完整的, 也是意义最深远的一幅。它不仅是周恩来抗战期间浙江之行的重要见证, 也是他重视对知识分子、民主人士的统战工作的历史见证 。
 
山中岁月纪春王, 颁诏何须辨鲁唐。
 
此日甲兵栖越纽 ,相期铙吹渡钱塘。
 
檄传英霍军威远 ,势压杭嘉士气扬。
 
成败区区君莫问 ,中华终竟属炎黄。
 
因抗战机缘得来故乡扫墓 , 承曹先生远迎 , 复得聆谠论 , 极感奋 。 爰录吾绍沈复生先生近作, 应天风先生雅属并留纪念!
 
周恩来 民国廿八年三月卅日于绍兴城
 
这是1939年3月30日周恩来赠给曹天风的行书联, 纵136厘米, 横33.7厘米, 国家一级文物 , 目前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关于这幅行书联曾有相关文章提及讨论 , 但所论或仅限于诗文解释或言之有误 , 有把时间当农历误为1939年 5月18日的 , 还有把文物原件收藏处误解的 。本文试从该行书联的历史背景、释义及流传经历三方面来阐明其来龙去脉, 并结合周恩来此次绍兴之行 , 以期表明它是周恩来抗战期间重视统战工作的重要历史见证 。
 
一、 历史背景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 在民族危亡的紧迫关头, 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 努力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与此同时, 浙江国共和谈的步伐也在稳步推进。从5月7日至9月16日, 浙江国共两党代表先后举行三次谈判, 实现了浙江第二次国共合作。国共合作的形成鼓舞了浙江民众的抗敌热情, 然而, 战斗形势并不乐观。为策应淞沪会战, 11月5日, 日军在杭州湾登陆, 在此后的一个半月中 , 钱塘江以北的杭嘉湖地区相继沦陷。12月24日,日军侵入杭州。
 
1938年10月, 日军占领武汉和广州,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国民党内投降反动势力日渐猖獗 ;国民党在1939年1月召开的五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溶共”、“限共”、“防共”、“反共”反动方针, 破坏国共合作。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坚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 提出“巩固华北, 发展华中和华南”的战略方针, 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1939年,在天目山视察抗战的周恩来。(历史资料,图文为编者加)

1939年,在天目山视察抗战的周恩来。(历史资料,图文为编者加)

1939年3月17日, 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 , 由皖南辗转来浙视察抗战 , 在与黄绍竑就浙江的国共合作问题进行会谈后 , 于3月28日凌晨抵达绍兴 。周恩来是以祭祖扫墓名义前来祖籍绍兴, 但真实目的是宣传抗战, 以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指导浙江党委的工作 。 周恩来在绍兴期间四次发表抗战演说, 鼓舞国人抗日斗志 。 3月28日下午 , 周恩来视察检阅三区政工队、 青年营、妇女营、少年营等抗日团体, 面向 500余名热血青年做了简要的抗战形势和任务的演讲。当晚7时, 周恩来出席绍兴龙山越王殿的欢迎会 , 向各党派人士及各界代表170余人发表长篇讲话, 宣传了毛泽东《论持久战 》的思想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 并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形势 , 最后针对各界人士提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 20余个问题, 一一予以解答;他从团结抗战、全面抗战、持久战, 一直讲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这两个人民公敌, 给人以深刻的教育与鼓舞。30日晚, 周恩来在姑父王子余家给绍兴大明电灯公司的一些工人和亲友们讲述全民抗战的道理。31日下午, 周恩来在诸暨枫桥向聚集在大庙的工人救亡协会、农民协会和妇女训练班的成员等千余民众再次进行抗战演说, 介绍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各界群众支援抗日的情况, 号召大家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同心协力, 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奋斗!
 
周恩来与社会各界进步人士密切来往, 并为他们题词, 以激励故乡人民的抗战热情。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这幅行书联 , 就是周恩来在访绍期间赠给《战旗》杂志主编曹天风的。
 
曹天风 (1903—1992), 浙江天台人, 原名祖建, 字国材, 毕业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愤而改名天疯, 经于右任劝说改为天风。抗战期间, 曹天风以一介书生奋起伐暴, 在温岭、黄岩一带组织青年战时服务团, 发动群众开展抗日运动。后出任浙江第三区政工指导室主任、战时工作队教育长 , 主编 《战旗》杂志 , 撰写社论, 宣传抗日救亡, 号召收复失地, 浙江爱国青年纷纷响应旗下。周恩来援引曹天风的话赞誉《战旗 》为“万绿丛中一点红”。曹天风主编的《战旗》(历史图片 图片为编者加)

曹天风主编的《战旗》(历史图片 图片为编者加)

1939年3月28日 , 周恩来来到绍兴之时 , 曹天风被各界推为迎接周恩来的总代表, 在欢迎晚会上, 他断论 “地球向东转, 世界向左倾, 乃两种不可抗力 ”。因所见相同 , 周恩来与之数次畅谈。临别前夕, 周恩来手书沈复生近作相赠, 即这件浙江省博物馆藏的行书联。
 
沈复生 (1884—1951), 名钧业, 又名馥生, 晚号复庵, 浙江绍兴人, 是当地著名的民主人士。早年留学日本, 远涉南洋, 与徐锡麟、陶成章等私交颇深。辛亥革命期间 , 任光复会总干事。1932年回绍兴从事地方公益事业。他擅写旧体诗 , 是南社诗人, 著作颇丰, 留有《沈复生遗诗 》一卷及日记三十卷 。
 
周恩来赠曹天风的行书诗联, 出自沈复生的《与客谈明末浙东山寨遗事有感》。原诗共有四首, 最早发表在曹天风主编的《战旗》杂志第五、六期合刊“旧园地的一角”专栏 。
 
周恩来是如何见到沈复生的这首诗呢? 据沈光熊在《光复会会员沈复生先生传记 》一文中叙述是周恩来在姑父王子余家看见此诗的。 沈复生与王子余同属绍兴地方名流。 1932年, 他们在绍兴组建“龙山诗巢”, 定期以诗唱和, 强调民族气节。1939年3月周恩来到绍兴后 , 在姑父家中, 见《诗巢壬社唱和集》中有沈君 《与客谈明末浙东山寨遗事有感 》诗 , 其中警句“成败区区君莫问, 中华终竟属炎黄!”深受周恩来赞赏, 即应《战旗》主编曹天风之请, 挥毫录该诗相赠 。而另一种说法出自周采泉的《周总理手写沈复生诗轴索隐 》, 他认为此诗刊载于1939年 4月3日 《战旗》 之上, 曹天风收到来稿即呈示周恩来, 周恩来欣赏此诗深有寄托, 故录此诗以赠 。无论哪种说法准确,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周恩来对这首诗颇为赞赏 。究竟是怎样的诗能让周恩来如此欣赏 , 这就需要深 入了解这首诗的内在含义。《 周恩来同志赠曹天风先生行书联 》摄影:熊彤

《 周恩来同志赠曹天风先生行书联 》摄影:熊彤

二、 诗联释义
 
抗战初期, 绍属地区有一批爱国青年, 以四明山为根据地发展游击武装 , 沈复生作《与客谈明末浙东山寨遗事有感》, 是借明末浙东山寨抗清的事迹来勖勉当时的爱国青年们。周恩来所录的是四首诗中的最后一首。
 
浙东的抗清斗争是明末清初抗清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的前三句介绍了浙东抗清的历史故事, 总结经验教训, 以历史隐喻现实:
 
山中岁月纪春王 , 颁诏何须辨鲁唐。
 
“春王”用 《春秋》中 “春王正月”典, 据《公羊传》注“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 ? 岁之始也 。王者孰谓? 谓文王也 。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 。”此处用该典强调大一统的含义 。“颁诏何须辨鲁唐 ” , 指的是南明唐王 (朱聿键)和鲁王 (朱以海)的“颁诏之争”。 明亡以后, 弘光帝被虏, 浙东义民郑遵谦等拥立朱明藩王朱以海为鲁王, 在绍兴“监国”, 不改元。其时闽人亦拥立明唐藩朱聿键为唐王 , 改元隆武。唐王即位以后, 将派专使赉《诏》给鲁王。鲁王的臣属钱肃乐等主张开《诏》, 其所持理由, 是国难当头, 应该争取团结;而一部分则反对开《诏》, 他们所持的理由, 是义师云集不易, 若退居藩属则军心涣散, 而且唐王并无实力, 可以支援, 以为不受《诏》是。这就是当日所谓“颁诏”之争;结果鲁、唐酿成水火。沈复生援用这一故事, 以前事为戒, 暗指抗战期间的国共两党, 需以统一为前提, 不可同室操戈 。
 
此日甲兵栖越纽 , 相期铙吹渡钱塘 。
 
汉代会稽人吴君高曾撰 《越纽录》, 此处以“越纽”借指会稽。“铙吹”指发兵进军角号。 当日南明鲁王保守浙东 , 和清兵“划江而治 ”也曾屡次强渡钱江, 终未能大举进攻, 故有“相期”之语。这里沈复生结合抗战初期的形势 , 表面上谈南明故事 , 实际则是号召浙东爱国青年“冲过钱塘江, 收复杭嘉湖!”
 
檄传英霍军威远 , 势压杭嘉士气扬 。
 
援引明末浙东著名的抗清人士郑成功与张煌言的事迹 。 “英霍”指鄂皖边镜处的英山 (现位于湖北省东部)、霍山 (现位于安徽省西部 )。 1659年, 郑成功联合张煌言大举北伐、进军长江, 张煌言的部队, 曾到过英、霍一带。这里同样是以明末的抗清斗争来激励士气 。
 
成败区区君莫问 , 中华终竟属炎黄。
 
这是诗的最后一句, 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也是直接针对现实的警语。 1939年,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 当时国民党一部分反动势力试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叫嚣“溶共”、“限共”、“防共”、“反共”;“再战必亡”的投降论调也不绝于耳。沈复生的这首诗与当时日寇入侵 、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大背景十分贴切 。而这最后一句恰恰表达了浙江的爱国民主人士希望全民族团结, 统一抗敌的美好愿望。这一愿望也是周恩来此行来浙江的主要目的, 即巩固与发展浙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周恩来在诗后续跋 “因抗战机缘得来故乡扫墓, 承曹先生远迎, 复得聆谠论, 极感奋。 爰录吾绍沈复生先生近作, 应天风先生雅属并留纪念”。其中提到的让周恩来“极感奋”的 “谠论”, 指的是曹天风在全程陪同周恩来绍兴之行期间发过的诸多议论。尤其是那句“地球 向东转 , 世界向左倾 , 乃两种不可抗力”颇得周恩来认可 。 周恩来选择转录沈复生的这首诗赠送给曹天风, 既表达了国民党必须巩固国共合作,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 把日军赶出国门的强烈要求;同时也激励国人士气, 持有“中华终竟属炎黄 ”的必胜信念。
 
三、 流传经历
 
绍兴一别后,曹天风对周恩来所赠的行书联视同珍宝 , 一直悉心珍藏 。为了让更多人一睹周恩来的墨迹,1960年他将诗联原件捐给天台档案馆 , 其后原件转由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 曹天风及其家人留存复印件以作纪念。 1978年8月, 经浙江省委办公室请示 , 行书联原件被调拨给浙江省博物馆珍藏 。
 
曹天风将周恩来所赠诗联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 , 但他本人在“文化大革命 ”期间却因之承受了不白之冤 。 那时 , 曹天风屡遭造反派迫害 , 周恩来所赠诗轴和他的文存诗稿 、藏书字画等等 , 均被抄掠一空 。 因为他拒绝诬供他早年交往及保护过的共产党人 、 进步人士为“叛 徒 ”、“特务 ”, 自己则被诬陷为“特务分子”投入监狱。“伪造周总理题字” 当然也成了他的重罪之一。从1939年到新中国成立, 这个诗轴历尽劫波。曹天风及其家人为了完好保存它 , 提心吊胆十余年 。 没想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反倒因为它吃上了官司 , 曹天风悲愤难诉 。官司一 直打到北京 , 最终由周恩来自己作证“确有其事 ”, 曹天风才于 1970年获释, 1979年被彻底平反, 并被聘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
 
四 、 结 语
 
越台舌战孰撄锋, 半壁残烟护墨龙。 料得使君西去也, 五峰轻荡马蹄风。
 
这是曹天风在新中国成立前所作 《编余杂咏 》中的诗句 。曹天风作诗 , 极少加注;但在这几句诗之后, 他特地注曰:“使君, 恩来先生也” 。而“墨龙”即字若游龙,喻周恩来所赠之墨宝, 正是这幅行书联。“半壁残烟护墨龙” 体现了曹天风对周恩来所赠诗联的无比珍爱 , 而 “越台舌战孰撄锋 ” 则再现了周恩来视察越地时舌战群儒的风采 。
 
周恩来在绍兴的演说极大鼓舞了爱国人士的抗战信心, 对巩固与发展浙江的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不仅如此 , 他还谈到究竟怎么开展统战工作的具体方法 , 据曹天风回忆, 可概括为六点:(1)不扩展外围, 核心不巩固;不吸收支流, 主流不壮大, 这是基本认识。(2)立场观点最好求其同,唯不能雷同 , 不必尽同 , 更不可强同, 不应苟同 , 采诸众, 定于一, 有一定过程。 (3)动员宣传, 方法方式不能太单一 , 否则会缩小影响面 。 (4) 要注意五种作用:桥梁作用 ;交互影响作用 ; 渐变作用, 由右向中, 由中向左;团结安定作用;补偏救弊作用。(5)争取大多数,尊重少数 , 宁化敌为我 , 勿化我为敌 。 (6)对于抱绝学和擅绝技的人 , 应特加奖惜 , 不可以思想扼杀知识 , 牺牲技术 。周恩来认为中间分子占多数 , “如藐视中间 , 排斥中间 , 便大大缩小统战阵地 , 削弱同盟军不是好战略 ” , 要明白大是大非, “大众的利害即是非”。就当时而言, 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建立最大多数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打击最大的敌人。
 
周恩来离开绍兴后不久, 浙江省委迅速从萧山、 嵊县、 新昌、 余姚、 镇海、 上海、 皖南等地调来50余名党员骨干到绍兴开展工作 , 并立即成立了中共绍兴县工委 , 派党员进入绍兴三区政工队 、 三区政工指导室及县政工队等抗日救亡团体, 接办《战旗》杂志, 创办《向前》刊物,开设“禹风”书店,成立“战时流动剧团”、抗日自卫队和浙东游击大队, 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武装斗争 。
 
周恩来在绍兴期间, 共题词26幅, 这副赠曹天风的行书联是时间署名最完整的, 也是意义最深远的一幅。它不仅是周恩来抗战期间浙江之行的重要见证, 也是他重视对知识分子、民主人士的统战工作的历史见证 。
 
(本文作者系浙江省博物馆党史部副研究馆员,原标题为《“成败区区君莫问 , 中华终竟属炎黄”——〈 周恩来同志赠曹天风先生行书联〉之来龙去脉》,原文有注释,此处未于收录)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中美艺术家和小神童亮相时报广场大屏
下一篇:筹建近20年,德国洪堡论坛首展“可怕的美”等六大展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