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青年第二季·百年青春
100年前,一个伟大的政党在世界东方诞生。100年来,她从筚路蓝缕到奠基立业、从风雨兼程到薪火相传,矢志不渝、砥砺前行,始终践行着她的初心使命。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联合浙江省委网信办特别策划《百年青春》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报道从青年党员这一视角切入,诠释着百年大党的风华正茂和青春活力。
拉坯、修坯、刻花、上釉,再经过12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一件釉色青翠莹润的青瓷便在周明明的手中烧制出来。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里,西溪贵山窑陶瓷艺术研究室在绿树掩映中显得格外清幽,周明明已在此研习越窑青瓷9年。“我想把越窑青瓷的烧制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这个行业,了解越窑青瓷。”从与越窑青瓷结缘以来,他始于初心,臻于匠心,认真地创作着每一件作品。
如今,周明明独立完成的多件陶艺作品都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奖项,他自己也获评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并参与编写审校了书籍《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守护、传承着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明明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
与青瓷结缘
2008年,周明明考入景德镇陶瓷大学(原名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陶艺专业,开始学习陶瓷技艺。初学陶艺,他觉得并不难,直到经历一次次失败后,他才明白要成为真正的“陶艺人”,是非常不易的。他感叹道:“制作一件瓷器时,其实里面有很多让人无法控制的因素。我们一些不经意的动作都有可能将其损伤,从而导致器皿被烧坏。”
在不断学习中,周明明发现研习陶瓷技艺,不仅需要有恒心,更需要经得住一次次的磨练,懂得随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有的瓷器制作需要个把月的时间,期间遇到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会停下来,有时候灵感突然来了,会一直做到深夜,当一件作品完成的时候,幸福感非常强。”就这样,在学习制瓷技艺的过程中,周明明找到了自己的研习方向,感受到了来自制瓷的快乐。
2012年,周明明从大学毕业,正逢杭州举办“工艺与民间艺术薪火传承计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嵇锡贵大师向全国招生,渴望有更多学习机会的周明明立马报名参加。
央广网记者采访嵇锡贵大师
经过层层筛选,他从100多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嵇锡贵首批5名学生之一,并进入西溪贵山窑陶瓷艺术研究室研习越窑青瓷。老师嵇锡贵回忆:“周明明踏实好学,又很有悟性。考试时就发现他的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后面出色地通过了考验。”
2013年,周明明跟随嵇锡贵老师正式开始学习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从入门的第一天,老师就要求他苦练基本功——绘画。周明明坚持每周画两幅画,几年下来,就攒下了厚厚一本绘画作品。
从“自然”中来
入行多年,周明明有了大量实践经验,他独立完成的现代越窑青瓷艺术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金奖,部分越窑青瓷作品收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杭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等。
当记者问起这么多作品中,自己最喜爱的是哪一件?他毫不犹豫地捧起了手边的一件青花斗彩瓷瓶说:“最喜爱的应该就是这件《新绿》了。”
周明明的作品青花斗彩瓷瓶《新绿》
《新绿》是周明明初入师门的早期作品。瓷瓶器型呈“苹果”状,一株绿植沿着瓶身延展开来,宛若在瓶上自由生长,生机盎然,又极富张力。周明明介绍说:“这株绿植叫虎耳草,我们阳台边种的植物就是这个,是当年师傅在阳台上亲手栽种的。”虎耳草生出新叶的时候,翠色欲流,“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他在平日的写生中用画笔记录了下来。
《新绿》的制作耗时三个多月,光是彩绘就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构图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我想尽量让植物和立体的器型结合,所以在构图上让虎耳草在瓶身上蔓延开,尽量去铺满它,同时又要有空隙,有留白,有疏密和前后的对比。”
完成构图和彩绘部分,随后便是进行烧制。青花斗彩是以釉下青花作为一种色青与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新绿》瓶身上的蓝色部分先以釉下青花描绘并留白,上釉烧成后再用釉上彩料彩绘其留白部分,最后入炉烘烧而成,整个制作过程有着很多变量。“这件作品斗的是绿彩,绿彩需要烧750度,青花则要1320度,温度不一样颜色差别会很大。”
在经过反复尝试后,《新绿》烧制成功。“虽然现在再来看这件作品,会发现还有很多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但是这件作品上有很多创作手法是我第一次去尝试,倾注了很多心血,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周明明在制作陶瓷过程中拉坯
除了《新绿》青花斗彩瓷瓶,他还创作了《芒花》 越窑青瓷褐彩罐、《叶》 青瓷刻花盘、《红叶》青花斗彩瓷瓶等。周明明的作品灵感很多是来源于自然,在西溪湿地这片生机盎然的自然天地间,他寻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
在不断的研习中,周明明也在探索新的创作手法。他制作的越窑青瓷斗笠碗《喜出望外》,将民间传统剪纸题材融入到青瓷中,又使用了越窑的传统装饰颜料“褐彩”。褐彩在传统越窑里以大量点缀为主,很少用来创作具象图案。
周明明告诉记者:“经过多次尝试,我发现将剪纸搬上青瓷是可行的。只有点、线、面构成的剪纸图案,它的装饰能力很强,能够简单直白地展现民间风俗。我用褐彩去调试和搭配,最终呈现的效果是很协调的。”
传“千峰翠色”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也被称为“母亲瓷”。越窑持续烧制了近千年,越窑青瓷的造型式样、装饰工艺、烧制技法,在中国古代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直至北宋末、南宋初才逐渐停烧。
周明明在制作陶瓷过程中准备拉坯
为了保护和传承越窑青瓷的烧制技艺,2011年,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被列入了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明明的老师嵇锡贵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我会经常带学生到古窑址去研究那里的瓷片、窑具,还有周围的泥土,就地取材,把它恢复出来。我很乐意把我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承给我的弟子们。以前常常有‘人走艺亡’的情况,真是太可惜了,传承也是一种责任!”嵇锡贵老师谈到越窑青瓷制瓷技艺的传承重任时,感慨万分。
作为嵇锡贵的弟子之一,周明明也不负所望,他多年来一直坚持学习、传承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一直坚持做同一件事情是不容易的,我有很多同学相继离开了这个行业。我很幸运地从事了这份工作,让我坚持下来的原因,一是老师的激励,二是心中这份沉甸甸的使命感。”
嵇锡贵大师今年80岁,从事陶瓷行业已有60年,把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制瓷事业。如今,虽然年事已高,但嵇锡贵还在坚持创作。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周明明有很大影响。“我看到老师几十年坚持不懈研究越窑青瓷,对我而言是莫大的鼓舞,我们青年人也要坚持下去。”
央广网记者与周明明合影
周明明对传承越窑青瓷,更有一种责任感,“作为一个青年党员,内心有一种坚守初心的使命感。我要把每一件作品做好,把每一个项目做好。我们青年人的坚持,能让越窑青瓷的制瓷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现在,周明明正在跟随老师总结传统越窑青瓷的制瓷技艺,用理论的形式梳理出来,给更多同行以及刚入行的青年人提供参考。他在用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越窑青瓷,让这一抹青翠,在历经千年后,依然焕发出“千峰翠色”的夺目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