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借势新媒体,实现非遗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播

2021-12-10 11:47  中国艺术报   - 

  虽然新媒体能够为非遗音乐文化的宣传推广、继承和保存提供最全面的保障和助力,最终在赋予当代非遗音乐文化时代内涵的基础上实现非遗音乐文化持久的活态传播,但是,在非遗音乐文化利用新媒体实现广泛传播的同时必须注意解决和避免两个问题:第一,努力实现非遗音乐文化在互联网世界的通俗化。只有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文化,才能获得认可和传播延续。第二,坚持非遗音乐文化在互联网世界的本土化。呈现在互联网和大众视野中的非遗音乐文化必须是精华和精品,且必须坚持弘扬非遗音乐的民族性和本土性特色。

  非遗音乐文化有着“中国民俗文化活化石”之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悠久璀璨文化艺术史的见证和丰富民族文化艺术价值观的表现,也是当代音乐文化艺术发展的精神根基和发展基础。当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之路要想走得好、走得远,必须对非遗音乐文化进行重点关注保护和继承传播。当下,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具有海量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等显著特征,主要包括网络、数字、移动通讯和自媒体等形态,已经成为社会信息共享和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和阵地。实现非遗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播和发展,势必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全面科学合理地利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促进其良性传播与发展。

  以新媒体为平台,全面普及非遗音乐文化

  单就我国非遗音乐文化在当代的传播发展现状而言,要想促进这一文化遗产继续发展与弘扬,首先必须解决非遗音乐文化在社会群众中知名度低、影响力小、鲜少被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当下主流和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以及非遗音乐文化自身的时代局限性,因此在不断赋予非遗音乐新的时代内涵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新媒体诞生至今,历经多个发展变革阶段,已经发展衍生出丰富繁多的不同平台,这些平台包含海量信息和用户,具有广阔无限的信息传播空间和强大的舆论影响力。要借助新媒体实现非遗音乐文化活态传播,当务之急就是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全面普及非遗音乐文化,依靠新媒体平台超强的社会影响力扩大非遗音乐文化的知名度,从而为非遗音乐文化的当代发展与传播奠定群众基础,着力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

  非遗音乐文化的宣传首先要注重新闻宣传,将国内当下举办的非遗音乐演奏活动和针对保护挖掘非遗音乐文化的政策项目通过各种新闻网站、视频网站发布出去,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音乐的魅力。在数字新媒体领域,主要表现为广播、数字电视和交互式网络电视三种形式。非遗音乐文化也要积极渗透到这些领域,比如撰写相关新闻稿进行广播宣传;制作非遗音乐文化相关影视作品和电视综艺节目在IPTV和数字电视终端播放。移动通信比如信息彩信、手机报纸、手机图书等形态,要积极推进落实非遗音乐文化相关书籍资源和基本常识进驻新媒体移动通信终端,同时在QQ音乐和网易云等主流手机音乐软件中积极推广上线非遗音乐作品,使其进一步为大众所知悉。自媒体则包括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中的公众号,以及抖音、快手中的自媒体账号。这些新媒体平台是当下非遗音乐传播推广需要着重关注的领域,最有效的宣传方式就是通过自媒体账号推广非遗音乐,依靠抖音等平台的用户创作相关推广视频和进行非遗音乐演奏直播等方式扩大非遗音乐的社会影响力。除此之外,当下还衍生出一种户外新媒体,主要是指依附于公交、地铁等出行工具和公共场所中的广告,非遗音乐也可进军这一领域,将有关内容进行广告投放,在全社会范围内全面深入推广宣传非遗音乐文化。

  以新媒体为课堂,深度阐释非遗音乐文化

  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基础和前提要求。在借助新媒体促进非遗音乐文化宣传推广的基础上,也要利用新媒体促进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延续,为其走向新时代、走向全世界奠定基础。当下,我国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播还缺乏稳固扎实的群众基础,这是因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播主要靠“口口相传”,具有地域局限性和小众性,但新媒体却能够突破这种时空限制,以新媒体为课堂进行非遗音乐文化内涵价值的讲授能够有效提高大众对非遗音乐的理解和创作能力,为其实现当代传播奠定扎实基础。

  以新媒体为课堂深度阐释非遗音乐文化,能够为我国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播继承培养优秀人才,保证非遗音乐文化在高质量继承基础上获得更长足的发展传播。基于非遗音乐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为了全面促进非遗音乐共同发展传播,推动各个地方经济文化繁荣,各地应当根据其本土非遗传统民族音乐种类打造专门的学习宣传网站,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本地民族音乐文化为大众所知悉和关注,需要定期上线专门视频课程,讲授当地非遗音乐相关乐器、演奏技巧和演唱技巧等专业知识,指导有志者进行相关音乐创作。互联网能够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将非遗相关知识传递到各个角落,普及给大众。同时,国内各大高校和艺术院校也要借助这些分布在互联网中的专业视频普及非遗音乐相关知识,进行辅助教学。除此之外,对非遗音乐文化具有独特爱好者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专业人士进行一对一网络教学。由此可见,非遗音乐文化能够借助新媒体超强的交互性和实时性实现灵活的人性化的活态传播。

  以新媒体为载体,优化非遗音乐传播体制

  新媒体环境下非遗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播,除了要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文化推广和教育宣传,提高非遗音乐社会知名度并培养更多非遗音乐传承人之外,最根本的还是要将新媒体纳入非遗音乐文化传播体制规划中,为非遗音乐文化在当代的持久发展和进一步传播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一方面是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问题,要充分利用电子数据库,将其作为非遗音乐文化的储存和传播载体,防止非遗音乐文化珍贵的理论知识、独特演唱演奏技巧,以及珍贵视频音频在时间长河中遗失和损毁,让非遗音乐文化具备相对稳定的传播载体和发展基础;另一方面,在传播方式上,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进行网络推广,线下积极发行电子出版物,将其推广至国内外市场,以此扩展非遗音乐文化传播的广度,让非遗音乐文化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中无处不在。

  虽然新媒体能够为非遗音乐文化的宣传推广、继承和保存提供最全面的保障和助力,最终在赋予当代非遗音乐文化时代内涵的基础上实现非遗音乐文化持久的活态传播,但是,在非遗音乐文化利用新媒体实现广泛传播的同时必须注意解决和避免两个问题:第一,努力实现非遗音乐文化在互联网世界的通俗化。只有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文化,才能获得认可和传播延续。第二,坚持非遗音乐文化在互联网世界的本土化。呈现在互联网和大众视野中的非遗音乐文化必须是精华和精品,且必须坚持弘扬非遗音乐的民族性和本土性特色。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舞剧《记忆深处》:寻找历史的真相
下一篇:“动画电影的民族化探索”主题研讨会 聚焦民族风格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