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中国海警对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的菲律宾运补船和海警船依法采取执法措施,菲律宾官方对此颠倒黑白、倒打一耙,指责中国海警行为违反国际法,美国及其澳大利亚、日本等盟国不失时机为菲方站台对中国横加指责。
8月5日,菲2艘运补船和2艘海警船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中国海警依法实施必要管控,对菲搭载违规建材的船只进行了拦阻。
8月7日,中国外交部在回应美国国务院指责中方的声明时指出,仁爱礁历来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菲方8月5日的举动侵犯了中方主权,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海警船依法予以拦阻,并采取了警示性执法措施,现场操作专业、克制,无可非议。而美国国务院罔顾事实,发表声明攻击中方正当合法海上维权执法行动,为菲方非法挑衅行为站台背书,中方坚决反对,其图谋也注定不能得逞。
8月8日,中国外交部再度回应菲律宾外交部声明时指出,菲方多次明确承诺拖走在仁爱礁非法“坐滩”的军舰,但菲方不但未兑现承诺,反而企图实现对仁爱礁的永久占领。中方再次敦促菲方立即从仁爱礁拖走“坐滩”军舰,恢复仁爱礁无人无设施的状态。中方愿继续通过对话协商与菲方妥善处理海上问题,共同维护双边关系和海上局势稳定。
美国在南海制造“安全陷阱”
美菲沆瀣一气在南海挑动是非的做法,既反映菲方“打小算盘”的伎俩,也体现了美方在南海一贯的霸权做法。美国从来没有放弃把南海问题作为落实印太战略和实施中美竞争的抓手。
美西方媒体一直把菲律宾描绘成“受害者”。尽管中国国力相对较强,但从未恃强凌弱、以大欺小。相对于美国动辄使用武力,中国在执法中使用水炮反映了中国执法力量的专业性和克制。这么多年来相关争议没有演变为武装冲突和重大危机事件,恰恰是中国军事和执法力量保持克制的结果,也是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同管控的结果,这是中国对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大贡献。
中国与相关南海声索国的有关争议久已存在,并非美西方刻意渲染的新鲜话题(new flash points),但美国从维护霸权利益出发持续不断翻炒这个老话题,尤其借此在南海地区制造“安全陷阱”。
作为一个非南海声索国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非当事国,美国近年来一直在南海挑拨事端,用根本不存在的“航行自由”问题进行信息欺骗(disinformation),误导舆论,刻意渲染南海紧张局势制造“安全陷阱”,诱导相关国家扩张军备,把有限资源投向安全议题,僭越发展议题在南海地区议程设置上的优先权,无形中剥夺了南海周边国家人民的发展权与追求和平繁荣的战略自主,美国才是真正的南海问题麻烦制造者和搅局者。
和平稳定是南海各国的共同利益
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个别南海声索国“挟美自重”耍小聪明,企图借助美方维护霸权的力量逼迫中方让步,在南海问题上“占便宜”或“捞取不当利益”,这种权宜之计的投机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而且大大低估了中国人民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统一的决心意志。
尤其菲律宾作为美国的条约盟国,更应当清楚条约框架下的协防义务是应对菲律宾受到武力攻击的自卫情势,不是可以用来协助菲律宾主动觊觎他国领土的便利武器。菲总统小马科斯上台以来美菲重新启动军事基地协议,菲律宾更应当谨慎小心,这些基地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
另有部分南海周边国家认为中国版图大、国力强、相关岛礁距离它们较近,中国就应当大度一点,在相关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上做出让步,这种认识是错误和没有依据的。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些领土主权不是做交易的标的。中国南海主张从来都不是要从别的国家那里索取不当利益,中国只是维护本就属于自己的主权与合法权益而已。
大陆控制海洋(land dominates sea)是国际海洋法的基本原则,这与相关岛礁距离本国大陆远近没有任何关系,那种用“近距离”来主张岛礁领土主权的观点没有任何国际法依据,而且大部分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企图利用普通受众的知识短板进行信息欺骗,博取国际舆论同情。在英美专家故意混淆视听以“近距离”原则来指责中国的时候,他们似乎完全忘记美国和英国国力也都很强大,夏威夷和关岛距离美国、马尔维纳斯群岛距离英国也都很远,能够解释他们做法的大概只有英美“例外主义”的霸权心态。
中国与包括相关声索国在内的南海周边国家是搬不走的邻居,南海和平稳定是所有这些国家的共同利益,也是各国实现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南海真的发生危机或冲突,把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卷入其中,无论输赢所有国家都将是受害国,这恰恰给美国“一石多鸟”的策略以可乘之机。美国执行的是离岸战争政策,完全可以像阿富汗战争、越南战争、朝鲜战争那样一走了之,把战争的灾难和后果留给亚太人民承担。
南海问题的本质就是美国制造的“安全陷阱”,只有识破美国制造的这种“安全陷阱”,把地区议程设置的优先权从安全议题转向发展议题,才能确保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让南海周边国家的人民实现繁荣和发展。
(田士臣,经士智库创始人兼总裁、国际军事行动法研究中心主任、退役海军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