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第二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简称“海装展”)开展迎客,汇聚了境内外近800家涉海知名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也带来了广阔的新市场。
昊野科技的钓鱼系列浮筒船吸引市民试坐。记者 石美祥 摄
究竟“新”在哪?海装展首日,记者从10万平方米的展馆、超7000件硬核科技中,找到了部分答案。
说起今年海装界的“顶流”之一,新能源装备必定当仁不让。
在泛海海工展区,一艘灰色的新能源聚乙烯船舶以及展区宣传板上的“永不沉没”几个大字,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永不沉没’的奥秘,在于船体材料密度小于水。”泛海海工总经理潘岩告诉记者,该船的韧性是钢的12倍,在遇到猛烈的撞击后,船身凹陷处会回弹。
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开馆,吸引许多外国观众参观。记者 原浩 摄
在“绿色环保”领域,布克哈德压缩机(上海)有限公司也不甘示弱,本届海装展,他们将全球首套LNG/液氮双燃料供气系统“搬”进了6号馆绿色动力技术装备展区。公司设计部室主任王国鹏说,该系统在-163℃~350℃的范围内都可以工作,适用范围极广,且液氮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碳排放,是一种环保燃料。
市民了解各种先进装备。记者 原浩 摄
“看,我可以操控这台起重机!”在豪氏威马(中国)有限公司展区,一个小朋友使用摇杆操纵起重机模型的升降,不少观众纷纷驻足围观,感受这家来自荷兰的企业带来的高端科技。
“这是折臂式深水起重机,它能够吊起重达1000吨的重物,主要用于海底石油开采及各类海上作业。”销售经理王小路介绍。
首次参会的挪威TeamTec公司带来了拳头产品船用焚烧炉,用于处理船舶上的固体废弃物、污油污水以及生活垃圾。“我们很早就进入中国市场,业务领域覆盖国内各地,包括马尾造船厂、厦门重工等。”展位负责人卢建春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展位上,4架自主研发的无人机“霸占”了整个展区。
星海通信的展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记者 张旭阳 摄
“有的无人机在南极科考上立了大功。”海洋技术团队成员之一祝发勋介绍。比如展厅里这架6个旋翼的无人机SJTU-C-2050,自2018年起就搭上“雪龙”号系列极地考察船,远赴冰雪大陆攻坚克难。
“南极温度极低,而过度的低温环境可能使得无人机及搭载的传感器等精密仪器无法正常工作。”祝发勋介绍,这款“六旋翼”完美地克服了这一点,能在-40℃的低温条件下执行任务。
“这款能抗7级风和中雨,下水也没问题,搭载的声呐可勘探海底地形地貌、矿物等。”祝发勋说,海陆两栖的功能进一步丰富了单款无人机的使用场景,创造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记者 蓝瑜萍 陈君沂/文 石美祥 张旭阳 原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