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闽东之光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旅游 > 正文

湖北咸宁:农家书屋绘就乡村文化振兴新图景

2025-03-18 10:42 中国新闻网  -  457919

   题:湖北咸宁:农家书屋绘就乡村文化振兴新图景

  作者 胡传林 胡剑芳 王萌

  3月16日,湖北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栗林书屋内书声琅琅,近百村民与孩童共读朱自清名篇《春》。近年来,咸安区创新打造141个特色农家书屋,构建起覆盖全域的乡村文化生态网络,让文化的种子在阡陌间生根发芽。

  诗墨飘香:传统文化浸润乡野

  在“中华诗词之乡”横沟桥镇栗林村,近万册藏书构筑起的栗林书屋,不仅是村民的阅读空间,更成为传统艺术传承基地,农民诗人与书法爱好者常聚于此。

  “善读好学方可睿智清俗气,博览群书终有见识得真知。”59岁的二组组长查先政创作的楹联挂在书屋中。他不仅喜爱写诗作对,还免费教孩子们练习书法。栗林小学校长孙才清、村民方昌华的书法作品,以及村民钱立鹏等人创作的诗词,都为书屋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书屋创新引入“文化合伙人”机制,联动区朗协、作协及横沟诗社,打造“周周有课堂、月月有雅集”的文化矩阵。从楹联创作到书法研习,从诗词鉴赏到非遗传承,村民年均参与文化活动超50场。

  数字蝶变:云端书屋赋能发展

  贺胜桥镇滨湖村的书屋折射出乡村振兴的科技力量。配备数字终端的阅览室内,7万余册电子书、4万多集有声读物构建起立体阅读空间。

  “书屋面积扩建后,看书更方便了,一有空我就来看书。”村民董红霞借鉴育儿书籍改进教育方式。52岁的村民张仁会通过扫码学习商业知识,将电商经营做得风生水起。

  滨湖村村支书车凯介绍,书屋不仅配置VR体验区,更开通“专家在线”功能,定期邀请农技专家云端授课。这种“线下沉浸+线上延伸”的模式,使书屋成为村民创业致富的智慧引擎。

  精准供给:文化服务温暖民生

  浮山社区由浮山村改居而来,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社区积极探索文化振兴之路,建起了50平方米的浮山书屋。2021年,针对居民文化需求,书屋进行空间舒适化、服务精准化、活动品牌化、功能多元化升级。

  书屋藏书4000余册,按季节更新,涵盖政策读本、农技手册、文学经典、养生指南等。同时创新微课堂、微展览、微剧场、微心愿、微创业“五微”服务模式,年均开展活动30余场。

  因毗邻学校,社区适学儿童达400余人。浮山社区党委书记胡春红介绍,书屋升级时特别打造少儿益智角,并联合志愿者开设“四点半课堂”,解决双职工家庭难题。

  咸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焦汉雄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文化支点建设,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让农家书屋成为村民的精神粮仓,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香格里拉旅游淡季不淡 文博场馆成宝藏打卡地
下一篇:从德国珍爱宫史料探寻中德文化交流印记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