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崩了!哈佛校长不愿意支付5亿美元和特朗普政府和解,将通过法院解决纠纷!

据《哈佛深红报》报道: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近日向教职员工明确表示,该校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并非"迫在眉睫",并否认校方正在考虑一项价值5亿美元的和解方案。加伯强调,哈佛正认真考虑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与白宫的纠纷,而非通过协商妥协。并指出,5 亿美元的说法可能是白宫官员泄露给媒体的。
自今年6月以来,哈佛大学与特朗普政府重启谈判,旨在恢复数十亿美元被冻结的联邦研究资金。然而,据教职员工透露,双方谈判"时断时续",且校方始终坚持将学术自由作为不可谈判的核心原则。《纽约时报》报道指出,哈佛特别反对任命外部监督员来监督协议执行,同时在经济赔偿条款上也持保留态度。
尽管特朗普政府近期已与多所常春藤盟校达成和解,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支付2亿美元换取联邦资金解冻,但哈佛方面面临更大压力。知情人士表示,白宫要求哈佛接受更为苛刻的条款,这促使校方更倾向于法律对抗。
特朗普总统自7月起多次宣称谈判取得进展,导致哈佛社群普遍认为和解不可避免。这一预期引发多方强烈反应:国会民主党人威胁将调查任何妥协协议;学生和校友组织发起联署,呼吁捍卫学术自由;多个教师团体则向校方递交公开信,明确划出包括招聘自主权、数据隐私保护等"不可逾越的红线"。
反对声浪已从单纯抵制和解转向策略性聚焦核心原则。教职员工特别警示以下条款的危险性:放弃人事决策权、接受第三方监管、大规模共享师生数据等。此前达成的同类协议中,哥伦比亚大学同意审查区域研究项目;布朗大学采纳了政府关于性别的定义;宾夕法尼亚大学则删除了跨性别学生的体育纪录,这些先例加剧了哈佛社群的担忧。
此前有舆论指责巨额赔偿等同于"政治敲诈",但最新讨论已转向更根本的制度自主权问题。校方发言人虽拒绝具体置评,但重申"不会接受损害学术自由的任何条款"。
法律专家分析指出,哈佛可能采取拖延策略。该校目前在两项诉讼中取得初步胜利,或将等待联邦法官Allison Burroughs作出有利裁决后再决定谈判走向。即便获胜,案件很可能上诉至最高法院,意味着法律战可能持续数年。
哈佛此前已采取多项符合政府要求的措施,包括解散多元化办公室、调整中东研究项目等。本周一,该校履行了与以色列高校合作的承诺,被视为向白宫释放的善意信号。观察人士认为,常春藤盟校接连妥协增加了哈佛的谈判压力,但加伯的最新表态显示校方可能选择坚守立场。
哥大“投降”:学生抗议→百人被捕→校方“达成和解”
今年4月开始,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持续爆发大规模“亲巴勒斯坦”静坐、游行和集会,学生要求学校:
-
公布投资名单
-
从与以色列有关的公司撤资
-
对加沙局势明确表态
抗议高潮——纽约警察进校,逮捕超100名学生
据《纽约时报》报道,4月30日,校方授权警方进入校园,拆除“加沙营地”,并拘捕超过100名静坐学生。

事件引发全美数十所大学声援,包括NYU、UCLA、伯克利等。
7月23日,哥大“妥协”:达成临时和解协议
-
哥大将支付总额达2.21亿美元的和解金
-
联邦此前暂停的大部分研究项目资助将恢复
-
协议明确保留哥大在招生、教师录用、学术决策上的自主权

哥大校方官网声明:Columbia Official Statement
这被舆论视为一场“道德意义上的投降”,但也是对学生组织化抗议力量的正式回应。
3所藤校和解, 联邦资金解冻
哥大等 3 所藤校在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后,之前被冻结的联邦资金已经开始恢复:
-
哥伦比亚大学 - 支付 2 亿美元达成和解,之前被冻结的 4 亿美元联邦资金在一周内已经恢复发放超过一半以上,剩余也会尽快发放。
-
布朗大学 - 达成和解协议,同意在 10 年之内为大学所在地 Rhode Island 人力资源发展投入 5 千万美元。之前冻结的 5.1 亿美元联邦资金将于 30 天之内恢复。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达成协议后,政府承诺解冻 1.8 亿美元联邦资金。
自今年 3 月以来,政府冻结 9 所名校共 60 亿美元的联邦资金,目前还没有达成协议、资金尚未解冻的学校包括:
-
哈佛 - 22 亿美元
-
普林斯顿 - 2 亿美元
-
康奈尔大学 - 10 亿美元
而 7 月底又有著名大学的联邦资金开始被冻结:
-
杜克大学 - 1 亿美元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3.4 亿美元